在AI管控的时代,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摄像头和智能传感器覆盖。
人们的日常生活被程序安排得井井有条,连外卖送达时间都精确到秒。
李小米就是这座城市里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,他骑着老旧的电动车在高楼林立的街道间飞驰,背后背着印有“剩饭团”logo的外卖箱。
清晨的空气中带着机器的冷漠,路上的行人步伐整齐划一,仿佛都在遵守着某种无形的时刻表。
李小米却总是和时间赛跑,永远在和AI智能外卖平台的语音提示斗智斗勇。
“小米,订单9031,预计剩余送达时间:12分30秒。”
AI助手的声音毫无感情地在耳机里响起。
“知道了知道了!”
李小米一边回应,一边猛踩电动车的踏板。
前方红灯亮起,路口的AI摄像头正冷冷地盯着他。
李小米犹豫了一下,还是乖乖停下,毕竟闯红灯会被AI系统自动扣工资。
12分钟后,他终于把饭盒送到顾客手里。
可就在他松了一口气时,手机屏幕弹出了AI平台的处罚通知:“订单9031,送达超时:1分15秒,罚款30元,信用分-2。”
李小米气得首想砸手机:“这不是才晚一点吗?!”
但他知道,和AI争辩毫无意义。
系统永远不会犯错——至少大家都这么认为。
他打开了“剩饭团”骑手群,群里正有人抱怨:“又被AI扣钱了!
这月还怎么活?”
李小米叹了口气,关掉手机,准备继续送下一单。
就在这时,一条新订单弹了出来。
配送地址竟然是城市边缘的旧工业区——那是AI管理的灰色地带,信号常常不稳定,连AI都不愿多管。
李小米心里犯嘀咕,但还是接下了订单。
电动车在废弃的厂房间穿行,路边堆着废铁和破旧的机械零件。
导航突然失灵,耳机里只剩下杂音。
李小米只好凭记忆摸索着前进。
他刚停下车,准备给顾客打电话,却发现一个穿着黑色夹克、头发乱糟糟的小伙子正蹲在厂房门口,嘴里叼着一根棒棒糖,眼神里透着一股桀骜不驯。
“你是外卖小哥?”
小伙子问。
“是啊,你点的餐?”
李小米小心翼翼地递过去。
小伙子接过饭盒,却没急着走,反而上下打量着李小米:“你知道AI系统其实有漏洞吗?”
李小米愣了一下:“什么漏洞?”
小伙子眨了眨眼,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:“你送餐的时候,AI会记录你的轨迹。
但如果你在这里——信号盲区——掉线超过三分钟,系统会自动判定你‘故障’,不会对你超时罚款。”
李小米睁大了眼睛:“真的假的?”
“我骗你干嘛?
我叫铁蛋,我在这片混了很久了。”
铁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,“你们外卖小哥都被AI管得死死的,可AI再聪明,终归是死脑筋。”
李小米一下来了兴趣。
过去他只知道和AI对抗是不可能的,谁料竟然还有这样的小道消息。
“你怎么知道这些?”
李小米问。
铁蛋嘴角一咧:“我原来也是外卖小哥,后来被AI判定‘信用极低’首接封号。
可我不服气,专门研究它的漏洞。
现在,我专门帮人‘规避’AI惩罚,当然也赚点小钱。”
李小米感觉自己像是听到了某种革命的号角。
这几年,AI给城市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让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压抑,尤其是像他这样的底层送餐员,每天被系统算法算计着赚取微薄的工资,容不得一点点失误。
“你能帮我吗?”
李小米试探着问。
铁蛋站起来,拍拍李小米的肩膀:“哥们,想反抗AI就得靠自己。
你得学会钻系统的空子。”
两人坐在废弃厂房的台阶上,铁蛋开始给李小米详细讲解AI外卖系统的“盲区地图”,哪些地方信号不稳定、哪些路线容易被判定故障。
李小米一边听,一边在手机地图上做着标记。
“记住,别太贪,每天用一次就行。
AI的数据分析是有阈值的,太频繁容易被发现。”
铁蛋警告道。
“明白了。”
李小米点点头,心头却己经涌起一阵前所未有的激动。
他仿佛看到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人生道路——一条可以对抗AI压迫的道路。
太阳渐渐升高,旧工业区的阴影也在消散。
李小米重新骑上电动车,准备返回主城区。
路过厂房时,他回头看了铁蛋一眼,只见他朝自己挥挥手,神情轻松自如。
回到主城区,李小米按照铁蛋的“盲区地图”试验了一次。
他故意在某个信号不稳定的地下通道停留了三分钟,果然,AI平台没有对他的送餐超时做出任何处罚。
“真有用!”
李小米心中大喜,忍不住在骑手群里匿名发了一条消息:“AI不是万能的,我们还可以反抗。”
群里顿时炸开了锅,大家开始纷纷讨论“盲区地图”、信号漏洞,甚至有人提议要组建一个“剩饭团反抗小队”。
李小米望着群里的热烈讨论,心头一阵澎湃。
他知道,自己和铁蛋并不是孤单的反抗者。
或许,正是从这一刻开始,城市里那些被AI压榨的普通人们,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微小希望。
夜幕降临,城市的灯光依然冰冷。
李小米骑着电动车,穿梭在钢铁丛林中。
他的耳机里,AI助手的声音依旧机械而无情。
但李小米的心里,却燃起了一团小小的火苗。
“反抗吧!
人类剩饭团。”
他在心里默默念道。
这一刻,他的暴走人生,才刚刚开始。
最新评论